淘宝免费促销活动暂停招商的风声已经流传出来。靠促销活动带动销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流量日趋珍贵,
中小卖家也开始重视起了本质性的问题——转化率。与其在虎口里夺食,不如聚起自己的流量,最大限度的提高转化率。
分析转化率,就是换位思考。
把自己当做客户,如果我来到了这家店,我会注意到哪些方面,我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,哪些方面看了之后会让我有不
想买的感觉。那这些方面就是影响转化率的因素了。 在派代,已经有很多关于转化率的干货了,这里就不说那些理论
或者思路性的东西了。下面就一家经营韩国品牌化妆品的店铺具体分析下。 站在客户的角度,按照客户浏览习惯的顺
序排列的哦。客户通过搜索或者其他途径进入到商品页,
首先看到的肯定是下面的信息。
一:宝贝主图和促销信息的设置。
如果不是通过搜索看到这个商品或者经常购买韩国品牌化妆品的亲,看到主图后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。在潜意
识里,大多数人对未知的东西都是抵触的。看到自己不认识的东西心里肯定会犯怵。然后看到商品的价格,三八促销。
怎么听得那么别扭呢。估计女人都不愿意听到三八这个词,哪怕这是自己的节日。
破解方法:1:宝贝主图加上相关商品的文字标示,或者在第二图第三图在相关宝贝的旁边加上文字注释。
2:三八促销改为女人节感恩会不会更好呢?
二:关联促销太多或者放置的位置不当。
客户会想在描述里肯定得有详细的介绍和标注,然后很期待的滑动鼠标下拉网页,但是首先看到的是促销信息。
还没买呢就一直上来促销信息,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呢就一直让我买。。。促销信息就促销信息吧,还是文字的。
还是三八促销。我不是三八。我也不是妇女好么亲。
破解方法:把关联销售放到商品描述的下半部分会不会更好呢?
三:商品描述都是韩文。
商品描述和使用方法等等相关描述都是韩文。亲,我看不懂。可能为了证明这是韩国品牌吧。如果我是客户,
看到这些不懂的信息后,我会关掉网页,然后寻找同类的产品,找到描述介绍更详细的商家。
破解方法:把相关韩文翻译成国语会不会更好呢?
四:真人秀太假。
图片还可以,但是秀的买家是韩国的吧。真人秀的介绍咋都是韩文呢?是不是借用人家韩国官网的图片呢?有没有国
人使用的照片呢?
破解方法:真人秀采用真实自拍或者买家秀,然后使用国语介绍。五:好评如潮不是自己店内的好评。
国内某网站。又不是您家自己客户的好评。借用人家的评价,总会有那么点底气不足。
破解方法:好评如潮用自己家客户的真实好评会不会更好呢?六:文字描述太多。
人们潜意识里都是不愿意浏览文字的。而且是在淘宝。人们更倾向于浏览图片。大篇的文字描述,太过压抑了吧。
破解方法:相关文字添加到图片上,然后设置个和谐的背景色和字体。七:宝贝描述太简单。关联销售太多了。
宝贝描述太短了,还没找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呢,或者还没看过瘾呢。接着又是促销。促销也太多了吧。国外的品牌,
也能这么多促销,总觉得不靠谱。
破解方法:参照nala的“三米描述”。站在客户的角度优化宝贝描述,重新排版描述顺序。调整促销信息的排列顺序。
八:不细心,答应客户的事做不到。
虽然没看懂描述,但如果客户真想买这件宝贝,肯定会看评价。然后就看到了掌柜总是说话不算数。不守信的人,
是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的。
破解方法:四个字,说到做到。要不就不答应客户,然后随机赠送,这样还能给客户带去小惊喜。阿芙的惊喜与感动,
是所有淘宝人应该学习的榜样啊。
九:首页海报中韩结合,字体杂乱。
看到首页的这个海报后,第一感觉就是不专业。不专业在化妆品行业应该是最大的软肋吧。
破解方法:设计精美的海报放置到首页。要不还不如不放。十:宝贝分类不明显。

灰白字体可能会为了简洁或者整体的装修色调。第一眼都看不清是什么字。除非耐下心来仔细看。想找点合适的宝贝都这么费事,还不如换家好找的店呢。
破解方法:设置字体明显的宝贝分类。重新排列宝贝分类的顺序。
十一:直接拒绝议价。太高调。
议价是女人的天性。不议价就不是女人了。哈哈。虽然我买东西不喜欢议价,但是如果有掌柜上来就说我们这里谢
绝议价,我会毫不犹豫的离开,然后选择其他家。
破解方法:删除谢绝议价的相关语句。
十二:没设置会员折扣。
我是V3会员,买东西能享受相应的折扣。或者我是您家的老客户,怎么没有优惠呢?您家没有会员折扣,我还是去其他家看
看吧。会员折扣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搜索排名的哦。
破解方法:设置相应的淘宝会员折扣价和店铺会员折扣价。设置店铺会员维护好老客户哦。 十三:处理差评的方式不当。
很多客户买东西的时候,会特意的关注下卖家的差评。看下买家差评的原因或者卖家对待差评的态度。显然掌柜解释的
时候,语言有些过激。如果我是客户,看到掌柜这样对待差评的话,我肯定会选择关闭网页。
破解方法:积极对待中差评,合理友善的对待中差评。不管任何情况下,都不和客户发生语言上的冲突。买卖不成仁义在。
任何店铺的诊断,都会使用到一个万能的良方——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。这是站在一个客户的角度,所看到的一些问题。
肯定有很多方面分析的不对。